踏遍319鄉,尋找全台最優質的伴手禮—桃園縣大園鄉的「陳唐店客家有機味噌」 
背景說明:
為了落實休閒農業的政策,2004年農委會、省農會與CAS台灣優農協會邀請我當顧問,除了產地實地訪查協助外,我也擔任歷年的伴手禮包裝評審的工作,甚至在我當系主任期間也委託我辦理三次的伴手禮行銷設計研討會,幾年下來我跑遍許多地方,希望為農民團體盡一份心力,嚴格來說公家單位給的報酬不多,但看在是為台灣盡一份心力,我也樂在其中,在我的部落格成立後,我將這些輔導過程公開,希望大家為台灣的伴手禮加油暨支持,更重要的是以行動表達支持,下次到這些地方買些伴手禮回去致贈親朋好友吧! 
2005年11月26日(週六)我與景文視傳系的蔡進興老師一同去拜訪大園鄉的長祥農園,經營者黃德桂先生,本身對有機農業的培育與廚餘回收利用,相當專業且執著,特別在其精心規劃的教育農園中,處處可見其用心且對本土文化推動的理念。目前黃先生上下兩代全投入有機栽培與有機味噌的生產工作,本人也相當感佩其上下二代共同經營休閒農業的苦心,政府在推廣休閒農業時,對於有理想、肯打拼的業者,應多給予實質補助與輔導。 針對這個伴手禮,當時我提供以下建議給他:
 1、打造產品品牌特色:筆者同意「客家味噌」轉換為「陳唐店味噌」的概念,但應儘早建立陳唐店的品牌故事,特別是「陳唐店」是經營者經過多年訪查當地耆老,透過口述歷史得知,因此,這個品牌具有濃郁的文化價值與代表客家人早期打拼的硬頸精神,因此,本人建議應從客家的籠統概念,進一步強調「陳唐店」的品牌,未來更應結合陳唐店的圖騰予以註冊。
 2、提昇品牌標示(識別)的設計:目前使用的「陳唐店」品牌缺乏符號,因此在識別上較為薄弱,一個完整的品牌建構,在識別上至少應具備文字(品名)及符號(標章),這樣才算完滿,在訪視過程中,經營者指出陳唐店早期在其遺址有鑿井取水,因此,本人建議應可使用這個概念予以圖像化,品牌結合圖像除了方便記憶外,更可讓其背後的價值凸顯出來。由於負責人二女兒畢業於美術研究所,在圖騰的繪製協助上應可幫上忙,繪製出獨特的品牌識別符號。
 3、產品特色的傳達:園內的產品主要以味噌為主,再加上以味噌作為發酵的醬菜產品,之前三立電視台「美鳳有約」的節目曾報導過其生產味噌的經過,再加上其過程為有機、純手工的製造,這一點應在包裝上標示,以強調其商品的特色。
 4、產品分類與標示:目前生產的醬菜外包裝,色彩雖有一致性,但產品內容物的標示則只有文字說明,這一點可使用色彩再加上內容物(例如:薑、蓮藕)造形予以區別。

行銷建議:
 1、建立品牌「陳唐店」知名度,台灣拌手禮產品最大的特色在於地方色彩與產品背後的故事價值,產品多半手工製造,產量受限於季節性與原物料的限制,因此,無法大量生產,對於傳統通路的進入便受限,若能配合台灣拌手禮計畫推廣,吸引觀光客進入地區購買,應該能解決目前行銷上的問題。
 2、開拓虛擬通路,利用網路電子商務或型錄、電視購物販售,或許可以解決目前實體通路的不足。
 3、結合當地農業改良場之資源,進行整合行銷,例如:鄰近九斗農業園區相當具有知名度與觀光人潮,商品若能在現場(九斗)販售或許是另一重要的銷售據點。整體而言,陳唐店的有機味噌與醬菜產品相當符合台灣拌手禮計畫的特性,除了產品具有現代有機、環保的觀念外,商品內又賦予濃厚的人文歷史精神,相當具有當地的特色,建議相關單位應予重視並大力協助其產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賴建都 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